如何看热门提升书《深度工作》,笔记总结很重要

日期:2018/8/31    来源:本站原创
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>>

 原标题:如何看热门提升书《深度工作》,笔记总结很重要

  

  从历史的角度来看,书写是一个很“酷”的事,当人们开始用手写的文字沟通、交流的时候,人们就拥有了将无形事物有形化的“超能力”——用有形的文字,记录无形的思想。这种书写的能力,让人与人的交流更为顺畅,同样也是这种能力,让人在探索更多未知的时候,有了自我表达的武器。

  但在我和我的朋友看来,我们很多人的这种能力正在减弱。

  善于打字的我们,偶尔会提笔忘字——我们正在接受输入法的规训,对字本身开始失去熟悉感;

  觉得打字更快的我们,执着于记录,而忘记了最初想记下某句话的初衷——敲击键盘的过程,卡塔声反而干扰思考;

  喜欢表达的我们,也会词不达意,会对某些表述感到模棱两可——我们甚至在丧失准确表达自我的能力;

  ……

  这类问题在我和身边朋友身上都有体现,我们在自己身上也做了实验,尝试通过阅读的输入和输出来重建自己的表达力。

  1.有目的的扩大阅读量

  尝试扩大自己阅读的范围,无论是学术书还是小说,只要开始读,都能在短期内提升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。

  在我的掌阅书单里,也尽量在平衡学术书和小说的比例,《繁花》《百年孤独》《重读八十年代》《哲学家门都干了什么》《单向度的人》《娱乐至死》《谁说大象不跳舞》……每个月都读5-8本的强输入模式下,很快能找回对语言文字的基本敏感度。

  在这期间,既要看文学性的作品,享受文字的表达之美,也要看一些专业相关的书籍,深入了解专业术语和学术探讨的内容,这样无论是在文学修养和日常的使用中,都能有所助力。

  更进一步,还可以带着问题进行主题阅读,这样在扩大阅读量的同时,也能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了解。

  2.做章节小节,梳理作者逻辑

  在更进一步的时候,我开始辅助用iReader Smart来梳理每本书中作者的表达逻辑。

 

  像是《深度工作》这种总结性很强的书,根据目录,就可以知道作者的整体逻辑,但同样也是这样的作品里,作者会列举非常多的例子,谈到的细节更是超出我们的想象,我们要做的,是在不同的单元里,也尝试去总结概括作者主要想表达的内容:

 

  概括出来的这些内容,就是阅读中自己的思考,通过这样,我们能把作者的逻辑,吸收成我们思考模式的一部分。在重新总结的时候,也是在尝试用自己的表述方法来阐述同一种逻辑。

  这个过程会让阅读慢下来,但也会让阅读的实际效率提高,比粗略的翻阅一本书3遍还要有效。

  3.记录灵感,整合输出

  前面说了,阅读实际上是为了重新获得表达的能力,让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能够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,但除了前面说的要增加阅读量、总结概括作者逻辑,最后一步,还需要把阅读当中的灵感和思考整合。

  系统的阅读和整理逻辑能提供我们某些问题的解决思路,以《深度工作》为例,作者想要讲述的核心内容,实际上在目录就已经概括了,在书中,更多的是以举例的方式,让读者更好的理解几个观点。

 

  在阅读这些细碎的例子过程中,iReader Smart 手写笔记有着很好的助力,随时记录下一些有共鸣的关键词,在阅读之后,还可以新建笔记,当做自己在给另一个人讲述这本书的核心观点,留下自己有共鸣的案例,给整本书的内容做“减法”,强化自己的整合与输出能力。

  后来拿着iReader Smart 记录的关于《深度工作》这本书的笔记,我很轻松就能和朋友们分享这本书里提到的核心观点,以及一些大家容易理解的例子。这套方法同样也适用于其他需要强总结概括的书。

 

  总结来说,想要找回自己的表达力,首先一定要读书,其次是在输入的过程中,有方法的去读,带着问题和逻辑思考去记录自己一闪而过的灵感,最后是输出,把读出来的内容进行总结概括,能够复述。经历这样反复的练习,表达力会逐步提升。

     来源:静书架

(责编:WEBADMIN)

商贸推荐